規模場已經在試驗階段,如果研發試驗順利,非洲豬瘟亞單位滅活疫苗或有望在10月份上市。
關于我國非瘟疫苗的最新研發進展,據行業人士透露,目前非瘟疫苗已經通過臨床試驗申請,有3家企業獲批,疫苗有70%-80%的保護率,主要試驗對母豬的保護率,規模場已經在試驗階段,如果研發試驗順利,非洲豬瘟亞單位滅活疫苗或有望在10月份上市。
三種非洲豬瘟疫苗選擇方向
非瘟病毒由于其復雜的蛋白結構,導致相關疫苗研制進程十分緩慢,近年來國內外對于非洲豬瘟疫苗主要的研發路線包括亞單位疫苗、天然弱毒疫苗、基因缺失疫苗、mRNA疫苗。國內各研發單位積極推動商業化落地,或將成為未來動保行業破局關鍵。
基因缺失疫苗:目前基因缺失疫苗中最受關注的是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在研的非洲豬瘟7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ASFV-7GD)和越南的I177L基因缺失減毒活疫苗(ASFV-ΔI177L)。前者已在黑龍江、新疆和河南三個養殖基地開展臨床試驗,截至2022年6月,該試驗進展較為順利;后者為美國梅島實驗室開發,曾于2022年6月宣布全球首款上市流通,8月則因為出現較多接種后生豬死亡事件而緊急叫停,2月再次重啟商業化推廣。
亞單位疫苗:亞單位疫苗通過利用病毒某種表面結構成分,研制成本身不含病毒核酸,但能誘發生豬產生免疫保護的疫苗,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目前主要有普萊柯與生物股份進行研發,前者為和蘭獸所合作研發,已完成前期實驗工作,即將進入應急評價申請階段,若能順利過審,或將加速上市進程。
病毒載體疫苗:病毒載體疫苗是指用如腺病毒、偽狂犬病病毒、牛痘病毒或者新城疫病毒作為載體構建的疫苗,可以更好地刺激細胞免疫,提供更優秀的免疫效率。目前主要有科前生物進行研發,即將完成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隨后提交應急評價申請。
目前國內研究非瘟疫苗的進展怎么樣了?
中國:我國大力推進非洲豬瘟疫苗的研制工作。據報道,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在3000頭豬身上進行的臨床試驗中取得了可喜的結果。
從研發進度看,普萊柯(603566)和蘭獸研研發的亞單位疫苗進展最快,正按照農業農村部應急評價要求完善相關研究資料,力爭早日提交應急評價申請。
生物股份(600201)借助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在不同路徑的非洲豬瘟疫苗研制方面均有涉及。目前公司已完成多組非洲豬瘟mR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亞單位疫苗的效力評價實驗,并取得“一種基因缺失的減毒非洲豬瘟病毒毒株及其構建方法和應用”專利。
科前生物一方面與蘭獸研、哈獸研合作,另一方面也進行非瘟疫苗的自主研發。根據公司2022年半年報,公司參與研制的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和載體疫苗均取得重大進展。
從生產方面看,中牧股份(600195)作為央企有牌照優勢,若非洲豬瘟疫苗商業化落地,公司有機會首批獲得生產許可證參與生產。
非洲豬瘟疫苗一旦商業化,動保行業有望明顯擴容。正常年份生豬出欄+能繁母豬存欄約7億頭。根據普萊柯交流,由于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研發難度大、工藝復雜程度高,若非洲豬瘟亞單位疫苗能夠獲批上市,預計出廠價在25元/支左右,每頭豬需要免疫兩次。若考慮流通成本,則終端售價更高。我們對非洲豬瘟疫苗市場空間進行測算,在終端售價30元/支,行業滲透率80%的情況下,非瘟疫苗市場規模超過300億。
其他國家非洲豬瘟疫苗應對之策
越南:亞洲地區農牧行業媒體Asian
Agribiz駐越南記者Ha
Thu認為,非瘟疫苗之所以能夠在越南開始獲得廣泛推廣,是由于越南AVAC股份公司共在545個豬場試用了60萬劑非瘟疫苗,抽樣結果顯示有效免疫比例達到93.34%。該疫苗的保護時長可達到4個月,但該公司建議僅用于8-10周齡的保育育肥豬,而不可用于種豬。自2022年6月越南上市首個非瘟疫苗之后,我國農業農村部迅速發文要求嚴防越南非洲豬瘟疫苗入境,可見官方對越南非瘟疫苗非常警惕。
AVAC目前似乎只與公司和大型農場合作,概因他們認為大型客戶對疫苗會有更好的管理。而在小養戶那里,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工人操作失誤以及在接種疫苗之前沒有對豬群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而存在各種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市場所擔心的疫苗走私問題應該也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盚a
Thu稱。
不過Ha
Thu也提到,與中國一樣,非瘟后越南的農場生物安全得到了顯著改善,其接觸的許多養殖戶表示將拒絕使用疫苗(各種疫苗,而不僅僅是非瘟)。
菲律賓:最近,菲律賓農業部長William
Dar提到,一種非洲豬瘟候選疫苗的Srst試驗正在菲律賓的10個豬場進行。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和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非洲豬瘟減毒活疫苗,名為ASFV-G-ΔMGF疫苗。該候選產品于2019年9月獲得Zoetis的商業開發許可。來自Zoetis和德國Friedrich
Loeffler 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ASFV-G-ΔMGF進行了試驗,通過誘導野豬的食用和家豬肌肉注射,結果證明了對非洲豬瘟的療效。
對于非洲豬瘟疫苗而言,如何來平衡疫苗的效力和安全性,這可能是非瘟疫苗研發中的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個目標!
我國多名專家也曾指出,用強毒株進行改造得到的減毒活疫苗,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從過去企業的經驗教訓中,見識到不成熟非瘟弱毒疫苗帶來的危害。所以,部分養殖企業也堅持不使用疫苗防控非瘟,對非瘟有期待的養殖戶,目前大多呈觀望態度,讓“別人”先用,用好了再計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