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上海 ——
嘉吉在第五屆進博會上簽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三方共同發起一個為期三年的公益項目,以提高農民儲糧技術水平和推動可持續農業實踐。嘉吉將投入380萬元人民幣,為重點糧食產區玉米種植戶提供覆蓋種、收、儲、加全鏈條的節糧減損專業設備,同時組織專家開展相關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儲糧技術水平,降低損耗,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在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中,采收和農戶儲糧環節是糧食產后流通領域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污染風險最大、糧食損失最多的環節。本次“綠色儲糧”項目主要包含捐贈節糧減損專業設備及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將覆蓋四個地點的玉米種植戶,分別是吉林松原、黑龍江五常、黑龍江友誼和安徽阜南。
該項目將向玉米種植戶捐贈節糧減損專業設備,
并發放儲糧工具包,包括食品級惰性粉、防霉劑等工具包,并指導農戶使用;此外還將提供近紅外分析儀、旋轉干燥倉、糧食籠等,指導農戶安裝并現場示范使用。
嘉吉公司、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還將聯合提供技術培訓,以提高種糧大戶、合作社和糧食經紀人的糧食基礎知識認知,宣傳優糧優儲、節糧減損理念,推廣綠色儲糧、糧食檢測、安全生產新技術。
除了線下技術培訓,項目還將搭建培線上訓與科普平臺,在“糧食和物資儲備技術轉移中心”公眾號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成果轉化平臺設立培訓與科普模塊,同時在抖音、快手等媒體平臺進行推介和科普宣傳。項目將根據培訓課程內容,結合各儲糧生態區特點,制作便于推廣和分享的課程視頻,通過新媒體傳播手段,推送更多前沿、實用的科學儲糧信息,以大眾更易接受的方式,推廣綠色儲糧新理念和新技術。
糧科院總經濟師王松雪表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然而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浪費等于建設無形良田,相當于‘綠色增產’。我們很高興在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支持下,與嘉吉公司共同為提高玉米種植戶綠色儲糧的觀念和水平,實現農民增收和保障糧食供給的雙重價值,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障做出貢獻?!?/span>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副秘書長吳山民表示:“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始終秉持全面推進農業科教進步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念,攜手各方推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饡兄x嘉吉公司一直以來對農業科教公益事業的支持。相信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綠色儲糧項目定能實現預期目標,更多推廣綠色儲糧技術,更新科學儲糧手段,減少儲糧損耗,增加農戶收入,為鄉村振興做出新貢獻?!?/span>
嘉吉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作為有著157年歷史的糧食與食品企業,嘉吉致力于為中國鄉村振興和可持續農業的建設貢獻力量。
我們很高興與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攜手,共同開展‘綠色儲糧’項目,幫助玉米種植戶提高科學儲量水平,增加收入。相信這次合作能夠為農民增收及玉米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促進玉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span>
2015至2016年,為了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嘉吉與原國家糧食局合作,共向400戶東北玉米種植農戶捐贈經科學設計的儲糧倉。該倉型可有效解決“地趴糧”問題,實現糧食立體儲存,能夠降低玉米穗水分含量,防止糧食霉變現象的發生。經測算,嘉吉公司捐建的400套儲糧倉共減損700噸玉米損失,相當于為農民增加140
多萬元收入。另外,項目增強了農戶安全儲糧、科學儲糧意識,帶動當地農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適合當地特點的儲糧裝具,使農戶庭院糧食實現離墻離地立體儲存。
2022年11月7日,上海 ——
嘉吉在第五屆進博會上簽約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三方共同發起一個為期三年的公益項目,以提高農民儲糧技術水平和推動可持續農業實踐。嘉吉將投入380萬元人民幣,為重點糧食產區玉米種植戶提供覆蓋種、收、儲、加全鏈條的節糧減損專業設備,同時組織專家開展相關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儲糧技術水平,降低損耗,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在糧食產購儲加銷全鏈條中,采收和農戶儲糧環節是糧食產后流通領域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污染風險最大、糧食損失最多的環節。本次“綠色儲糧”項目主要包含捐贈節糧減損專業設備及開展相關技術培訓,將覆蓋四個地點的玉米種植戶,分別是吉林松原、黑龍江五常、黑龍江友誼和安徽阜南。
該項目將向玉米種植戶捐贈節糧減損專業設備,
并發放儲糧工具包,包括食品級惰性粉、防霉劑等工具包,并指導農戶使用;此外還將提供近紅外分析儀、旋轉干燥倉、糧食籠等,指導農戶安裝并現場示范使用。
嘉吉公司、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還將聯合提供技術培訓,以提高種糧大戶、合作社和糧食經紀人的糧食基礎知識認知,宣傳優糧優儲、節糧減損理念,推廣綠色儲糧、糧食檢測、安全生產新技術。
除了線下技術培訓,項目還將搭建培線上訓與科普平臺,在“糧食和物資儲備技術轉移中心”公眾號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成果轉化平臺設立培訓與科普模塊,同時在抖音、快手等媒體平臺進行推介和科普宣傳。項目將根據培訓課程內容,結合各儲糧生態區特點,制作便于推廣和分享的課程視頻,通過新媒體傳播手段,推送更多前沿、實用的科學儲糧信息,以大眾更易接受的方式,推廣綠色儲糧新理念和新技術。
糧科院總經濟師王松雪表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然而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浪費等于建設無形良田,相當于‘綠色增產’。我們很高興在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的支持下,與嘉吉公司共同為提高玉米種植戶綠色儲糧的觀念和水平,實現農民增收和保障糧食供給的雙重價值,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障做出貢獻?!?/span>
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副秘書長吳山民表示:“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始終秉持全面推進農業科教進步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理念,攜手各方推動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饡兄x嘉吉公司一直以來對農業科教公益事業的支持。相信通過各方共同努力,綠色儲糧項目定能實現預期目標,更多推廣綠色儲糧技術,更新科學儲糧手段,減少儲糧損耗,增加農戶收入,為鄉村振興做出新貢獻?!?/span>
嘉吉中國區總裁劉軍表示:“作為有著157年歷史的糧食與食品企業,嘉吉致力于為中國鄉村振興和可持續農業的建設貢獻力量。
我們很高興與糧科院和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攜手,共同開展‘綠色儲糧’項目,幫助玉米種植戶提高科學儲量水平,增加收入。相信這次合作能夠為農民增收及玉米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促進玉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span>
2015至2016年,為了減少糧食產后損失,嘉吉與原國家糧食局合作,共向400戶東北玉米種植農戶捐贈經科學設計的儲糧倉。該倉型可有效解決“地趴糧”問題,實現糧食立體儲存,能夠降低玉米穗水分含量,防止糧食霉變現象的發生。經測算,嘉吉公司捐建的400套儲糧倉共減損700噸玉米損失,相當于為農民增加140
多萬元收入。另外,項目增強了農戶安全儲糧、科學儲糧意識,帶動當地農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作適合當地特點的儲糧裝具,使農戶庭院糧食實現離墻離地立體儲存。